七夕已过你的投针验巧究竟灵验了没有呢

我国古代都是以农历进行记录日期, 所以根据农历的变化就形成了很多的节日, 这其中就有古代少女和妇女们梦寐以求的节日七夕节, 这个节日原来是纪念牛郎与织女的日子, 所以有了七夕相会等成语的出现 。 现在更多的是女性的日子的意思了, 在这一天广大的妇女们便会进行“乞巧艺、求巧配”意思就是说祈求精巧的手艺, 求取美好的爱情和圆满的婚姻 。 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个小游戏了, 那就是投针验巧 。

七夕已过你的投针验巧究竟灵验了没有呢

文章插图
在乞巧风俗中, 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 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 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 。 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 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 有的还不止一孔, 有双眼、五孔、七孔, 多的达到“九孔” 。 七月七当晚, 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 。 直到明清时期, 女孩仍都爱用针乞巧 。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源于穿针, 又不同于穿针, 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 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 水膜生面, 绣针投之则浮, 看水底针影 。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此拙征矣 。 ”《直隶志书》也说, 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 妇女乞巧, 投针于水, 借日影以验工拙, 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 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 徐视水底日影 。 或散如花, 动如云, 细如线, 粗租如锥, 因以卜女之巧 。 ”“投针验巧”就是提前一晚取“鸳鸯水”(白天和夜晚取得水混合或者河水和井水混合)倒在盆里, 水在盆里露天一夜加七夕白天晒一天, 水面就会依稀生成薄膜状物质 。 这时候拿缝衣针轻轻放在水面, 针浮在膜状物质上, 观察针在盆底的倒影 。 针影如果是笔直的一条, 即是“乞巧”失败, 如果针影形成各种形状, 或弯曲, 或一头粗, 一头细, 或是其他图形, 便是“得巧” 。 这就是关于投针验巧的游戏的全部流程了, 是不是有点迷信的感觉呢?这对于古代人来说就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了, 不管是不是都乞巧成功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节日是属于妇女们的了,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妇女们的地位没有现在那高, 这难道还不是一个在古代妇女心中要好好过的节日吗?那么在昨天里你的七夕已过你的投针验巧究竟灵验了没有呢?大家分享一下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