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丕怎么读,下次一定什么梗


丕怎么读? 丕:读音pī 。
字义:
1、大 , 丕业 , 丕变 。
2、尊奉 。 如:丕崇;丕然;丕承 。
3、乃 , 于是 。 如:丕乃;丕则 。
组词:
1、丕训[pī xùn]
解释: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 。
2、丕烈[pī liè]
解释:伟大的功业 。
3、丕业[pī yè]
解释:伟大的事业 。
4、丕崇[pī chóng]
解释:崇奉 。
5、丕然[pī rán]
解释:敬奉的样子 。
6、丕承[pī chéng]
解释:很好地继承 。
7、丕应[pī yìng]
解释:很好地应和 。


“丕”应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丕:读pī , 一声;释义:大:~业 。 ~变 。
丕,大也 。 ——《说文》未丕扬先帝之盛功 。 ——《汉书·匡衡传》太医令吉丕 。 ——《后汉书·耿秉传》昧旦丕显 。 ——《左传·昭公三年》弼我丕丕基 。 ——《书·大诰》
又如:丕变(大变);丕训(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丕烈(伟大的功业);丕业(伟大的事业);丕绩(伟大的功绩);丕显(伟大而显明);丕丕基(极伟大的帝王家业 , 指帝王之位) 。
拓展资料:1、曹丕(187年—226年) , 字子桓 , 曹操的次子 , 三国时期魏王朝的创建者 , 曹丕文武双全 , 博览经传 , 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2、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 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 ,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曹操逝世 , 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3、曹丕在位期间 , 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 , 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 , 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青州、徐州一带割据势力 , 完成北方的统一;
4、对外平定边患 , 击退鲜卑 , 与匈奴、氐、羌等修好 , 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 黄初七年(226年) , 曹丕病逝于洛阳 , 时年四十岁 。

丕怎么读 [拼音] :pī
[笔顺] :横、撇、竖、点、横
[出处] :《说文》
[组词] :丕业、丕变
[释义] :大
[造句] : 
(1) 古之圣君贤相 , 若汤之昧旦丕显 , 文王日昃不遑 , 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 , 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
(2) 现在听到王丕显说起张子胥,想着是法颜大师引荐之人,必定还有些本事,加上确实没人愿意出人,就同意了 。
(3) 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丕显祖之宏规,縻好爵于士人,兴五教以训俗,丰九德济民,肃明祀以礿祭,几皇道以辅真 。
(4) 接着王丕显说了几句努力练兵、尽忠报国之类的场面话,就推说军务繁忙,告辞了出去 。
(5)  陛下昧旦丕显,求民之瘼,明断庶狱,无倦政事,理出群心,泽谣民口,百姓翕然,皆自以为遇其时也 。

"丕"字怎么读 “丕”字在人名中读:pī 。
拓展资料:丕 , 汉语汉字 , 出自《说文》:“丕 , 大也 。 ”《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 。 ”原意为人名中使用 , 字辈排行 , 为老大 。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 , 豫州沛国谯县1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家魏武帝曹操次子 , 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 , 博览经传 , 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 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 , 被立为魏王世子 。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曹操逝世 , 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 同年 , 受禅登基 , 以魏代汉 , 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 建立了魏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