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等级怎么划分,抗震等级怎么划分规范


建筑物抗震等级1、2怎么划分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



【抗震等级怎么划分,抗震等级怎么划分规范】拓展资料:
一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二 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 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
参考资料:

建筑物抗震等级划分标准有哪些 砖混结构是没有抗震等级的,但是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必须满足 。 说白了就只是有一定的抗裂能力 。 但不是抗震 。 对于不同的结构,抗震设防有不同的要求 。 我们说的抗震等级,是高层及多层钢筋砼结构才有,砖混结构是没有的 。 砖混结构,你就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设置好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就可以了 。 不过这里6度的抗震构造和非抗震没多大区别 。

砖混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层数、高度等“直接”采用,不以“抗震等级”划分 。
而抗震措施为“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 ”

 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的布置方式如下:
1、横墙承重 。 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 。 常用于平面布局有规律的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小开间的建筑 。 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之用,间距为3~4m 。
2、纵墙承重 。 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建筑物刚度较差,立面不能开设大面积门窗 。
3、纵横墙混合承重 。 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 。 多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 。
4、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 。 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 。 这种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 。 常用于空间较大的大厅 。
5、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 。 常用于沿街底层为商店,或底层为公共活动的大空间,上面为住宅、办公用房或宿舍等等建筑 。

砖混结构多适用于低层或者多层建筑物 。 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 因为稳定性差、浪费资源等原因,我国目前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已开始逐步淘汰砖混结构 。

推荐阅读